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8-3-30 17:27 編輯
報告題目:飼料原料在水產飼料中的應用
報告嘉賓:麥康森(中國工程院院士)
在新時代水產飼料產業下,麥康森院士表示,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。“國際、國內的大格局都在變化,有機遇也有挑戰。在新形勢下,最關鍵的是中美關系。國內提高美國大豆關稅,對飼料業的影響是最大的。有人員指出國家的糧食的產量是12萬億斤,但是我認為應當算是產能而不應當算是產量,平均下來就是人均435公斤。如果沒有算上飼料,那么這個量是夠的。但是我們飼料工業的產能是產量的4.6倍,也就是說,如果生產1.8億噸飼料,就需要接近9億噸飼料產能。而很多飼料廠產能不足,是新時代下的矛盾。飼料從無到有,從有到雄踞世界第一,我們對新時代充滿信心,我們有智慧,有決心,繼續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。
全球棉籽的產量在3300-5000萬噸左右,我國的棉籽在750-1300萬噸,棉粕在360-630萬噸左右。棉粕作為蛋白質原料,具有以下幾個特點: 1、比豆粕便宜,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 2、賴氨酸、蛋氨酸含量較低 3、纖維含量高 4、含有棉酚,棉粕是很多水產動物可以接受的蛋白源,在斑點叉尾鮰、羅非、虹鱒、草魚、鯉魚、銀鯵、黑鱸等品種中皆有運用 中國的棉籽來源很廣,山東、河南,華中地區的湖南、湖北皆有種植。棉籽的產量高,應用在水產飼料中,如果利用價值高,那么,影響將是巨大的。我們對肉食性魚類大菱鲆對棉粕的使用效果做了實驗,得出了以下結論。 1、隨著添加量的增加,魚的可利用能不足,會通過提高攝食量來彌補,攝食量更高。優質高蛋白棉粕在添加量不高的情況下,對魚的生長速度沒有顯著影響,而普通棉粕對魚的生長有影響 2、隨著棉粕的添加量增加,脂肪含量下降最為明顯,體蛋白也下降,這說明蛋白和脂肪合成能力都在下降 3、肝臟游離棉酚隨飼料棉酚含量升高而升高,肌肉未檢測到棉酚 4、大菱鲆的消化率隨著棉粕的增加受到影響,普通棉粕的消化率要比優質棉粕的低 5、棉粕的使用,讓魚的消化道結構發生變化。對腸絨毛、微絨毛有破壞,肝細胞也縮小不止一半 6、不同產地的棉粕質量可利用程度有差異。不同種類對棉酚的可忍受程度有差異,但不會導致死亡。水產動物的耐受度(65-1800ppm)與致毒濃度范圍較廣(95-1600ppm),雜食性與草食性要比肉食性的耐受性更高。 那么,我們也提取了棉酚進行實驗,發現以下幾個問題: 1、飼料中棉酚為1200毫克每千克的添加量會顯著抑制大菱鲆生長 2、棉酚在大菱鲆組織中的累積,在血漿里面的含量要比肝組織的低很多 3、肝中積累量遠高于血漿,與飼料中的含量高度正相關!攝食后2小時達到峰值。攝食后旋光異構體的比例發生顯著變化,尤其在血漿。 所以,如果將棉粕當中的棉粕去除,棉粕的使用量將能夠提高。要去除棉酚,除了將化學、生物等原理應用起來,我們也可以跟遺傳育種專家合作,研究如何破壞合成棉酚的基因,去除纖維等模式。
部分PPT展示
|